吉林新年“绿意盎然”:冬季农博会展示中外农业风情******
(新春走基层)吉林新年“绿意盎然”:冬季农博会展示中外农业风情
中新网长春1月12日电 (谭伟旗)12日的长春农博园热闹非凡,园内的特色植物、珍稀动物各具风采。置身其中,让人仿佛忘记了此刻正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时节。
第十三届吉林(长春)冬季农业博览会当天开幕,20万平方米的展示区域,安排了设施农业、观光农业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、新春年货展销等展区,既具科技感,又“年味儿”十足。
长春农博园内的植物景观 谭伟旗 摄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,吉林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。长春农博园6万平方米的连栋智能温室里,重点展示了高新无土栽培、规模化无土栽培、基质栽培技术、热带果树园、鲜切花卉园、沙漠植物园、植物工厂等特色农业技术和成果。
室外,两栋不加温温室展示了北方冬季温室不供暖进行叶菜及果蔬生产,高效节能环保,成为北方现代农业模板。
长春农博园内展示的无土栽培技术 谭伟旗 摄世界农业风情园一直都有着火热的人气。园内划分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非洲、大洋洲等五大洲农业风情区域,共推出300多种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植物,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农业文明。
植物之外,珍禽园里的孔雀、鹦鹉等40多种动物也都极具观赏性;各类淡水鱼、海水鱼、观赏鱼、水母及趣味海洋动物在渔业展馆内尽情畅游。
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孟宪新表示,由长春市政府主办的吉林(长春)冬季农博会,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,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展示形式,丰富了广大市民和农民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,成为吉林长春冬季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的重要品牌。
孟宪新介绍,本届展会集农业品牌展示、现代农业观光、新春年货采购、节庆文化活动于一体,能够让更多的游客在浓郁的年味中领略北国春城的独特魅力,尽享长春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。(完)
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: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****** 【跨国企业在中国】 编者按: 走进在华跨国企业,听外企老总谈“中国式现代化机遇”、释“经济全球化之道”。中新网11月18日电 题: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: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中新财经记者 张尼 宫宏宇 “自中国开启药品医疗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后,新药获批明显提速。”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日前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。 她强调,诺华是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受益者,预计五年内将在中国提交50项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,并计划2024年实现超过90%的中国新药注册与全球同步。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 中新财经:2021年诺华销售收入达到516.26亿美元,同比增长6%,其中中国市场销售收入30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18%,占到了诺华全球总收入的6%。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对于诺华的战略意义? 张颖: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,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,但依然还有许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。以心血管为例,中国约有3.3亿现有患者,其中高血压患者多达2.45亿。诺华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医药企业之一,从生产、研发到商业运营,全面布局中国市场。我们不断聚焦重大和高发疾病领域,为中国患者提供高价值的创新药物,应对他们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。目前,中国已成为诺华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。 中国市场一大特点是韧性。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社会包括医药行业带来了不少影响,但我们看到市场已经开始复苏。诺华面对变化和挑战也及时调整,积极应对,今年前三个季度,中国区业务在努力之下仍实现了增长。 中新财经:每年的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都备受关注。今年,诺华是医保谈判申报药品颇多的企业之一,为何诺华近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医保谈判? 张颖:医保谈判常态化,是国家医疗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。诺华长期以来积极参加国家医保谈判,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我们高价值的创新药,这也是我们不断扩展医药可及性努力的一部分,和我们的企业使命高度契合。 自2017年以来,诺华已有超过30款创新药物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。2021年,诺华有6款医保目录内产品成功续约,1款新药以及2种新适应症经谈判纳入医保目录。 近年来,诺华不断加快将创新药引入中国的步伐。仅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,我们就有超过35款创新药和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。我们也深知,任何创新药物,只有让有需要的患者用得上,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医保谈判,并探索多元的支付和多渠道创新方式,拓展医药可及性,让这些创新药造福更多患者。 中新财经:2015年至2021年,诺华有超过35款药物或适应症在中国获批。诺华在中国的战略重点也是不断加快引入创新药的步伐,这是出于何种考虑? 张颖:自中国开启药品医疗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后,新药获批明显提速。以2021年为例,全年审评通过47个创新药,是2016年的近5倍。 诺华是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受益者。在新药审批不断加快的环境下,我们顺势而为,持续以创新驱动我们的业务,并进一步聚焦核心治疗领域,加快在中国的新药注册申请。自1987年以来,我们有近90款新药及适应症在中国获批。其中有超过35款是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获批的,包括可善挺等重磅药物。 创新本身也是诺华的主要竞争优势。除了聚焦重大高发疾病领域的现有产品线以外,我们也拥有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未来产品线之一。我们预计五年内在中国提交50项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,并计划2024年实现超过90%的中国新药注册与全球同步。 加快创新药的引入、造福中国患者是诺华践行企业使命的一部分,也是我们对中国的承诺。目前,我们也积极与包括博鳌和大湾区在内的各方携手合作,不断探索加快引入创新药物的各类创新方式。 中新财经:中国药企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加快仿制药研发,诺华对此怎么看? 张颖:在全球医药行业中,诺华一直是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之一,创新始终是诺华的发展基石。2021年,诺华的研发投入达95亿美元,占营收比例超过18%。 在我看来,创新药和仿制药不是你有我无的竞争关系,而应该是共同促进药物健康可及性的上下游关系。原研药经过多年投入和研发后上市推广并得到专利保护,在专利到期后,仿制药的推出和上市则可进一步促进公共健康,同时也与保护原研药企的积极性实现平衡。 医药研发和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才能真正释放医药创新的活力,促进行业的长久和可持续发展,最终为患者造福,提升国民整体健康。 中新财经:在国家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,您如何看待诺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? 张颖: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,2021年医疗费用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达到11.9%,2021-2026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.8%。 未来10年内,中国将是诺华发展的关键市场之一,我们对中国充满信心。我们将聚焦心血管、免疫、肿瘤、中枢神经、眼科等中国疾病负担重且诺华具有独特优势的领域,带来高价值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。 我们正在不断加快创新产品在中国的注册申请、上市和早期准入。今年1-10月,诺华已有7个新产品及适应症(包括新剂型)获批。另外通过“先行先试”等创新举措,诺华已有6款海外创新特药登陆海南博鳌乐城,5款药品登陆粤港澳大湾区。 我们也认为,在获得高价值药物的同时,提升诊疗水平,让有需要的患者获得标准化和高质量的治疗同等重要。为此,我们与国内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,共建重点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。 同时,我们也继续不断扩展医药可及性,通过医保、商保多元的支付组合和渠道拓展等各种方式,与政府和全行业一道,让创新药物惠及更多患者。(完)
|